一、宏观传来利好消息,市场信心有所回暖
当地时间10月25日至26日,中美双方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经贸磋商,就关税、出口管制等一系列重要经贸问题达成初步共识。双方同意进一步确定具体细节,并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序。这一消息改善了市场情绪,为不锈钢等大宗商品带来了宏观利好。
同时“十五五”规划《建议》的发布也改善了市场对未来的预期,对于中长期终端需求的信心也有所提振。
二、基本面压力仍存,供需困局需待改善
与宏观面的暖风相比,不锈钢行业的基本面却偏冷,整体供需压力仍存。据Mysteel统计,2025年10月国内43家不锈钢厂粗钢预估产量344.62万吨,月环比增加1.95万吨,增幅0.57%,同比增加4.72%,其中:200系103万吨,;300系177.96万吨;400系63.66万吨。

11月排产337.52万吨,月环比减少2.06%,同比增加1.71%,其中:200系95.51万吨;300系176.19万吨;400系65.82万吨。受到四季度需求偏弱预期影响,近期几家钢厂联合减产保价,但多集中在200系钢厂,300系产量仍维持高位。
而需求端,传统旺季表现不尽如人意,下游采购积极性不足,终端消费疲软。市场普遍持谨慎观望态度,大规模囤货的意愿不强,仍以刚需采购为主。
三、钢厂采购压价,成本支撑松动
不锈钢现货市场成交持续清淡,价格低位运行,商家面临销售与资金回笼压力。为缓解利润,钢厂将压力向上游传导,在镍铁采购中表现出强烈的压价意愿。目前钢厂心理采购价位下移至920-925元/镍(舱底含税)。而近期印尼镍铁回流量级增加,镍铁过剩压力下,市场议价区间下移,目前供方报价集中在930-935元/镍(舱底含税)。
成本端的支撑减弱,一方面利于钢厂压低成本,缓解了部分经营压力;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打开不锈钢价格的下跌空间。
总结:宏观积极信号改善了市场情绪,但不锈钢市场步入上升通道,仍需等待供需结构的实质改善。